See First | 近期东南亚金融圈:多金的支付,受重创的借贷,被低估的保险科技

May 8, 2020

In an interview with 7.5 Degree, Scott Krivokopich, Managing Partner of 1982 Ventures, talks about the relevance of early-stage fintech investing in Southeast Asia for Chinese investors. He also explains 1982 Ventures emphasis on scal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when evaluating investments into fintech startups, driving impact and superior investment returns.

Reprint of interview found below.

东南亚金融科技的机会无处不在

2019年9月,两位于1982年出生的金融才俊Scott Krivokopich和Herston Powers在新加坡创立了专注东南亚早期金融科技项目的风投--1982 Ventures。谈及创业的初衷,Scott讲道:“东南亚金融科技在这几年的变化很大,但在创投领域仍存在很大的缺口。

7点5度:

为什么你们觉得仅仅关注东南亚金融科技领域就够了?创投方面存在什么样的缺口?

Scott:

东南亚很多VC成立有10年的时间,他们的关注点已经从种子轮、天使轮融资的公司到A轮、B轮融资的公司。但随着近年来东南亚创业潮的发展,我们觉得处于种子轮融资的公司更有投资潜力。另外,还有很多VC专注投电商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并没有受到很多VC的青睐,他们的日子过得有点难。基于这样的市场缺口,1982 Ventures把注意力放在了寻求种子轮融资的金融科技公司。

7点5度:

基于你在金融行业多年的从业经历,你觉得东南亚金融科技公司的机会和挑战是什么?

Scott:

我觉得东南亚的互联网金融远远没有饱和,机会无处不在。例如,印尼2019年的电商规模达到210亿美元,但70%的支付方式仍然是现金为主的货到付款;东南亚50%的人口是城市居民,70%的人口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但他们基本没有银行存款。这在中国或者欧美西方国家是很难想象的。

说到挑战,东南亚每个国家都有不一样的痛难点。比如印尼金融科技市场的挑战在于人才缺乏。在过去,很多时候本地公司需要外包越南和印度的金融科技人才。但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改变,因为印尼出现了像Gojek和Tokopedia这样的独角兽企业,然后独角兽企业又会“生出”更多独角兽企业。在独角兽公司培育出来的人才,又会出来重新创业,丰富整个创投生态。

7点5度:

互联网金融在新加坡和印尼一直都是热门。如何看待互金在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潜力?例如菲律宾和越南市场?

Scott:

风险投资人过去可能都把重心放在印尼,但现在也更关注这两个国家了,因为菲律宾和越南的互金市场都有很大的需求和潜力。菲律宾和越南都有庞大的年轻人口,而传统银行并没有很好地满足这些人的金融消费需求。近年来,菲律宾的投资者越来越活跃,想要投出本地的独角兽。此外,越南的人才优势愈发凸显,很多创业公司把技术团队放在越南。支付/借贷/保险,哪个投资潜力更大?

Scott

和Herston都在中国工作和生活过,见证了金融科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技术、人才、资本的角度来看,东南亚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起步都比中国晚。但

Scott

认为,这并不影响如今东南亚金融科技各领域的发展潜力。

7点5度:

相比其他金融领域,支付是最受资本青睐的,巨头这几年都在砸钱布局。对此,你怎么看?

Scott:

支付是一个网络效应特别强的行业。前几年的支付公司拿融资特别容易,很多公司都在疯狂扩张,不惜用各种补贴来抢市场份额。最近这两年的支付行情渐渐回归理性,特别是受这次疫情影响,可能会加速行业洗牌。

随着电商的发展,东南亚的电子支付也发展得很快,但其发展的格局依旧非常碎片化和不成熟,还是存在很多机会的,比如支付系统的对账清算。在印尼,还是有很多公司习惯用银行支付,但电子支付实际上方便很多,收支流水操作更快捷和高效。7点5度:东南亚金融科技领域的几笔金额最大的融资都是借贷平台。你认为现在是投资东南亚借贷的好时机吗?

Scott:

这段时间,不论是借贷行业的初创企业还是传统玩家,日子都特别艰难。我觉得有些公司甚至熬不到疫情结束,像印尼的消费贷行业受的打击就特别严重。金字塔底层的人没有工作,就没有钱去偿还债务,但消费贷公司又是依赖这些借款生存的。有些公司要倒了,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商业模式不行,可能是受这个特殊时期的影响,投资人也不敢继续投资。

很多从事金融活动的初创公司通常扮演着借款人的角色,他们从各方筹集资金和投资人对他们的信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我们主要投种子轮的项目,所以关注的更多的是模式创新。但借贷领域的初创项目其实很少能做到超出另类信用评分(Alternative Credit Scoring)之外的模式创新,我们也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创业者。

7点5度:

和支付和借贷相比,保险科技领域得到的关注比较少。东南亚的互联网保险发展前景和趋势如何?

Scott:

东南亚的保险市场被低估了。虽然目前东南亚保险行业的渗透率低,但未来发展空间大。很多保险公司以及保险经纪公司习惯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受传统系统的束缚,但像平安、众安、富卫 (FWD) 这些头部保险玩家已经加大了科技投入。初创企业可以在保险的各个环节创新。我们已经看到有保险科技创业公司在产品设计上做了改变,找到切中需求的应用场景,让消费者更容易理解产品。

好生意是创业和投资的双赢

面对潜力无穷的东南亚金融科技创投圈,1982 Ventures预计在今年内投资一期基金规划里的40至50家公司,并至少完成十笔交易,每笔交易的资金规模为10万美元 - 50万美元。

7点5度:

作为一家年轻的风投公司,1982 Ventures 根据什么样的标准进行投资?

Scott:

我们投种子轮项目,所以创始人很关键。创始人要有非凡的远见,且能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希望跟创始人能像合作伙伴一样并肩作战。

如果非要说个”黄金准则“的话,我觉得是 Good business is good business。我们不会投资像“掠夺性贷款”(predatory lending,指贷款组织在贷款发放过程中进行的不公平,欺骗性或欺诈性的不道德行为)这类的项目,风险太大了。在任何市场条件下,能带来真正价值的生意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做到持续性地规模扩张和稳定性地盈利。

7点5度:

可以用一个投资案例来阐述一下 “Good business is good business”吗?

Scott:

我们最近刚投了印尼的一家金融服务公司,它的业务类似美国的PayActiv和Earnin,员工可以不用等到发薪日,灵活支取自己已经获得的薪资收入。雇员可以随时跟进工资信息,万一出现了意外的支出,至少有现金流可以应对。雇主则可以对员工的财务状况更放心,降低企业的用人风险。这套模式已经在很多市场都得到了验证。

7点5度:

你们有根据近期的疫情情况去调整1982 Ventures的投资战略吗?

Scott:

核心战略是不变的。面对这样的特殊时期,很多公司都在挣扎中生存。但作为投资人,我们要把更多的风险性因素考虑进去,谨慎对待每个投资决定,保证被投企业是一家有“造血”能力的公司。

Scott简历

Scott Krivokopich是新加坡风投1982 Ventures的联合创始人。在此之前,Scott在关注东南亚金融科技的新加坡风投tryb Group担任投资总监,主要负责早期项目投资。此外,他还曾在全球会计咨询公司摩尔任职,担任中国区国家经理。